先问一个大家都接触到但是却经常忽略的事情:你的手机上的各种APP为什么总是会不断地推送给你“你感兴趣的东西”。举个最尴尬的例子,孩子在玩爸爸手机的时候发现抖音推送的很多都是美女视频,然后孩子去问爸爸,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孩子问如果平时不浏览那么多,为什么还会推送那么多啊?爸爸一脸尴尬,问孩子是如何知道推送的,孩子说自己喜欢的游戏解说视频,平台也是老是推送给他。
所以,但凡是一个人的喜好一旦被平台的算法“捕获和加强”之后,平台的强大算法就会不断地汇总和推送相关视频或者信息给用户,但是这样的“看似人性化”的智能,对我们的习惯的形成或者爱好真的有好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算法?当然现在高级的一点都是AI(人工智能)+5G算法了,而且绝对会出现更高级的算法,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搜集和分析用户的数据,然后继续运用各种算法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这部分内容。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和知识,先给各位介绍一下什么是“中心化算法”和“去中心化算法”。“中心化算法”的意思相当于及其或者人工智能把集中的信息推送给一部分人——可能会对此类内容感兴趣,这相当于试探性的“撒网”;而“去中心化算法”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可以根据标题或者内容封面的“趣味性”来进行判断是否迎合自己的兴趣,而且根据用户的习惯——比如喜欢的视频会看的时间长或者次数多,或者直接保存收藏,而这些行为实际上会被机器或者人工智能识别。这种“去中心化算法”实际上“创造了”更多的“中心”——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再次往外撒网或者传播信息”的“中心”。这点好像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有类似的部分,不太确定。
还有一个例子,不管是短视频还是一些新闻门户网站,在用户注册的时候需要填写自己的“标签”——也就是自己喜欢哪些内容和希望关注哪些内容。刚开始平台的推送也不完全是和用户的喜好“完全匹配”,但是在经过多次的推送后——根据用户的“互动”——点赞,转发,评论等操作,根据用户观看的时间等长短就可以基本“圈定”人物的“基本画像”——你是什么类的人群,想要接收推送的内容,基本可以确定,那后台就会开始不断地推送相关的信息,最终的目的是在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留住了用户——有了人群和流量。
然后平台就可以进行其他商业操作——办会员啊,广告啊或者其他诱使用户(个人和企业)“花钱”的其他操作。而且后续的推广已经开始收费——为个人用户,比如视频平台的各类“付费推广”——这的确是个双赢的操作。用户得到了更多的流量,可以换取收入;而平台先期基本“捆绑了用户”,然后用户的受众和流量的增加实际上也“先汇入了平台”——平台的流量更多,这是个良性循环。平台,从来就是“站着就把钱赚了”,而用户更像是“跪着就把钱赚了”。这里的平台已经扩散到各个平台,什么网店啊,打车啊,买菜啊等等。
当然,其实我个人还是反对这个推送算法会让各位“娱乐至死”的观点,因为的确每个人的爱好和习惯差异太大,有的人——相当一部分人的确是娱乐至死,自己喜欢的基本就是吃喝玩乐,那么推送的内容自然会让这群人陷得越来越深——说是“陷入”,因为人的天性使然,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哪怕是有害的,也会在“周边的接触的信息源”里慢慢地失去“自主”,变得越来越不再思考;但是对于一些职业或者群体,信息的推送-比如新闻,比如某些专业的知识等等的确有助于随时保持对行业的前沿的第一时间的关注,思维和知识才不会“落伍”。当时这两者都在加重我们对平台的依赖——一个从不纯粹的平台。
有人会说那如果不依赖平台,我们的信息来源该是哪?书本?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还会依赖书本获取知识呢?信息流的“大河里”,每个人都是从其中“舀一勺”,然后信息流“如波涛洪流”早已经冲刷我们站的脚下的河堤无数次了——我们也会注定越来越站不稳。当然需要平台,但是只是学会调节对平台的依赖度,加上看看书也是好的。多平台,多维度发散自己的兴趣,这样单个平台的“捆绑”就不会那么严重,毕竟每个平台的特色是不同的。
当然,平台算法也需要不断升级,一些平台的推算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或者“过度推送”,这实际上已经引起了用户的反感——任何东西都需要有个度。平台需要结合更多的用户数据行为进行综合“推送”,不要“操之过急”——用户的一个单一数据行为并不能反映出其习惯和爱好。一个人想要搜一下荔枝的信息,然后平台就不断地只推送荔枝周边,这个现象就是我吃了一口荔枝,然后你以为我很爱吃,一下子让我吃的反了胃,烧心了。怕是这一次我就再也不想吃荔枝——不想再使用这个平台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njifoods.com/1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