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婉心
编辑| 潘心怡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经历几轮起落。经过技术落地、5G加持、商业化验证几个关键节点后,如今诸如语音语义、视觉AI等技术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日常生活,而其他更长尾的场景应用亟待落地中。
当下,在走向实现全无人驾驶最终目标的过程中,“车路协同”是必由之路。从技术层面来看,真正实现C端全无人驾驶,准确率99%和100%之间,仍是漫长的进程,从商业化来看,实现广泛落地,车路协同是更为可行的方案。
成立于2019年的闪马智能,虽然年轻,但却始终专注智慧交通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按照闪马智能CEO彭垚的说法,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闪马智能是以城市空间的流动性为底层逻辑,构建上层的垂类业务。也因此,对闪马智能而言,“智慧交通”的含义更立体和复杂,除了基础的车路协同,还包括智慧公路和交通管理等。
36氪近期对彭垚进行了专访,在公司完成第四轮融资之际,彭垚对公司战略和行业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以下为专访精编:
关于闪马智能
丨36氪:闪马智能从视频智能分析起家,五大主线产品涉及不同赛道,当时如何确立的这五大主线?背后有怎样的逻辑?
彭垚:主要是基于信息流动性的一些变化规则。一个城市中,人和信息的流动才产生了城市的发展,流动越快,城市发展推动也越快。经济发展回退到技术角度的本质,就是不同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识别方式,然后赋能不同的空间,所以我们把城市分成了5个空间。
第一是交通空间,这是最大的流动性。第二块是工作学习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它的流动性是相对固定的,包括空间里面的人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里面的行为法则,更多时候它是跟行业相绑定,这个我们就叫岗位管理。第三块我们叫生活娱乐,生活娱乐空间是时间性、规律性比较强的,是一个周期性的群体性流量,非常大,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AI主要是做一些行为分析,以及群体性的流量性分析。
第四块是环境,就是我们的整个生物环境的空间,包括大气、水、土壤等一些固定物,更多的是一些物的静态的分析,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流动性也没那么大,但是它会造成一些长期性的恶劣影响,发现这些事件能够去赋能环境保护。最后一块是互联网的内容安全,我们会去检测互联网的涉黄涉暴涉恐。
整体来看,围绕以人为本做五大空间,这五大空间是围绕着以技术为逻辑,以视频分析不同流量性的AI来去分类的,所以它的计算模型是完全不一样的。
丨36氪:听下来我们是对于整个智慧城市,用AI赋能的这样一个路线和思路。
彭垚:对,我们不是说研发了一个人脸识别,然后就找各个行业去应用它,这种属于研究出一个东西,然后找应用落地示范。我们是先研究本质的不同空间的流动性规则,之后我以人工智能的平台技术算法,把这些流动性规则去做分析,识别之后去赋能到这些空间里面的行业。
所以我们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算法体系,跟其他厂商会有大的区别。
丨36氪:目前来看,公司的战略重点是放在智慧交通这一部分,这应该也是基于整个市场的动向,您对于市场趋势的洞察是怎样的?
彭垚:一方面是根据市场,AI赋能落地还是有一个周期,不可能同时各个行业都爆发需求,但是现在交通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因为交通有几个硬性需求,一个是交通安全,一个是交通保畅,包括交通建设,每年修新修路,交通的流量更大了以后能够支撑住城市的运转,所以它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刚需。然后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所以从市场需求角度,交通的空间对我们来说是主力,在研发的已经有1300多个交通模型。
另一方面是从我们的算法优势来讲,我们的核心能力是在动态的行为分析上面,所以对我们来说变化速度越快,我们的竞争优势越大。所以对我们来说,主攻这个也是跟我们的技术相匹配。
丨36氪:我们目前服务的主要还是没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是吧?
彭垚:我们其实是赋能三大块,我总结下来,第一块是基建,我们在基础公路之上做了智慧公路,做整个公路的全要素感知,就是公路上所有的设施设备,所有的车辆动态变化,包括桥梁动态的变化,各种传感测试实时就是建模路桥、隧道,相当于整条路的整体状态,都是能全程感知的,包括人、车、非机动车,也包括整个路上的基础设施。
第二块是赋能交通管理。其实以前就有一些公司在做,比方说给交警做一些管理系统,但是因为这些系统不能做到全路感知,它的管理力度是比较粗的。我们的管理力度就比较细,就可以细到比方说交通的一些组织优化,比方说到底行车线执行几条,左转几条,右转几条,包括信号灯的调优、路设应该怎么安装、路上发生的各种事件调用救援力量。
第三块就是您说的助力交通服务,从交通服务类型来讲,其实无外乎物流和出行送人或者送货。从车辆的种类来讲,现在基本上是普通车辆为主。
另外一块就是车路协同的一些示范,就是我们会实时把以上的全要素感知的内容,通过车路协同的网络去发送到少量的一些车辆,就是一些有OBU的可以接收这种信息的一些车辆上去,或者我们会结合高德去做一些发布,这个也是有的。
丨36氪:针对本轮融资的4亿元,闪马智能有怎样的规划?
彭垚:主要还是会去延展我们在AI+交通领域的核心算法优势,然后去扩大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我们其实已经在全国做了很多智慧高速路,以及一些城市的智慧交通,之后这部分深度发展,把车路协同全时空、全天候的感知,做到精度非常高。这个也是跟无人驾驶有点像,他们是做单车智能,我们是做车路协同智能。
然后第二块我会去延展车路协同和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分析。第三块会去做广度,会去做全省的未来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这可能是未来5年的一个计划——一个全省可以做无人驾驶的车路协同工作。
丨36氪:车路协同方面,行业内有百度、阿里、华为等大厂的方案,闪马的竞争壁垒是什么?
彭垚:我们的核心竞争壁垒就是专业度非常高。从底层的自主人工智能框架,到上面的和算法研究,再到整个应用以及数据分析,再到项目交付,全流程都由我们团队完成。因为专注地去做事情的话,很多通用性的东西我们也不用去考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去把东西做好。
丨36氪:闪马会有数据量是否充足的问题吗?
彭垚:我们的数据量非常大,一个是我们去的城市非常多,因为我们有一些拳头产品,所以我们去的城市就很多。第二个我们在优化演进,也有很多联合实验室,所以这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且我们本来就是七牛云出身的,视频量本来就非常大。
丨36氪:目前五大主线业务中,营收占比大概是怎样的情况?这是否符合您的预期?今后还会开拓怎样的场景?
彭垚:交通占大部分,因为其他的场景刚刚也说,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各个行业的沉淀和适应,进而对AI才会有需求的增长。
关于行业
丨36氪:技术角度看,路端感知相较于车端感知有怎样的异同?会有怎样的难点?
彭垚:单车的话,主要是相当于是从第一视角感知周边的车辆和周边的实施状况。
路侧感知要把这个车从前到后所有的东西做视频融合,做视频接力,所以它的难度和综合性复杂度要高很多。
然后对车侧的话,其实是车辆的整体感知到控制的整套要求比较高,一个相当于单体智能体,一个是集群感知体,这是两种算法,我们侧重于感知方面。所以这两个系统不一样,架构也不一样,底层算法也有不少区别。
丨36氪:我们如何选择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方案?
彭垚:对,我们是融合的设备,包括我整个全路网感知融合的整套系统算法平台,相当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都融合着用。
之后还要融合整条路上所有的激光雷达这些东西,整条路上所有的激光雷达这些东西之后,就才能去把整个的交通状况去做实时分析。在这个之上,我们其实更多时候是做一些时空发现,比方说我会预测出未来会有拥堵,会有可能发生车祸的指数。
丨36氪:从宏观视角来看,车路协同经历了怎样的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市场需求是怎样的?您认为当下处于怎样的阶段?
彭垚:我觉得现在车路协同,还是属于示范阶段。它主要现在应用多的还是一种纯测市场,纯测市场的话,就是说几乎都是选了一些车辆非常少的高速公路路段去做,车路协同相对的安全系数也会高一些。
因为道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状态,我们为什么核心想做道路?因为不同的道路,它的拥堵状况不一样,所处的地方不一样,这些东西都会影响车对周边的一些感知,所以其实就是说我们做路就可以把各种路况的感知都做起来,这是一个基础。
当然,车路协同未来会去找一些更复杂的场景去做测试,我相信这是一步步技术演进突破的过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njifoods.com/16856.html